聚“焦”未来 共赴“锂”想

字数:1388 2024年10月25日 要闻

       

        ■本报评论员  王洪磊  李筱筠  梅贵姣


       金秋十月,中国(阳信)炭素新材料发展论坛暨京阳科技成立十周年庆典在阳信县隆重举办,来自5个国家,国内11个省份的83家炭材料领域的优秀企业家代表共计400余人参加,共同描绘联结炭素、美美与共的壮阔画面,推动炭素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发展。

       作为当地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代表,京阳科技十年栉风沐雨、一路艰辛探索,攻克行业发明专利12项,牵头制定3项团体标准,推出高端接头用针状焦等7类拳头产品,连续3年荣获“全球针状焦优质品牌”,从行业黑马成长为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就了业内的“京阳现象”。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阳信把产业作为经济之本、发展之基,锚定“品质之求”、走好“精明之路”、落实“担当之行”,围绕锂电新材料、高端铝、绿色肉牛三个支柱产业,加速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京阳、滨阳、瑞阳“三阳开泰”锂电新材料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山东瑞烨新材料有限公司、北铝、久盛铝业等企业发展迈上快车道,铝产业不断向下游延伸;亿利源、鸿安、华阳等绿色肉牛企业,构建了从育种到餐桌的数智化全产业链生态体系,等等。
       水深则鱼悦,田沃则稻香。阳信县立足当好企业的“最强后盾”“最佳拍档”,把“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理念刻成印记,用心用情用力让企业家和投资者在阳信发展如鱼得水、如沐春风。推出优质的政务服务。坚持“围墙内的事你负责、围墙外的事我来办”,各级干部沉到一线、沉到项目,做好“人地财、水电气”全方位保障,对民企、国企在市场准入、招标竞价等方面“一碗水端平”,6小时办齐瑞阳一期项目11项手续,7小时办齐京阳募投项目34项手续,真正实现“拿地即开工”。
       提供坚强的要素支撑。政策要素资源持续向主导产业、重点项目汇集,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9%,列全市第1位。谋划打造以开发区为核心、9大功能园区为主体的产业园区,建成21.5万㎡标准厂房。制定出台2024版人才新政,980套人才公寓静待凤凰来栖。
       营造暖心的营商氛围。围绕主导产业成立9个产业链党建联盟,举办企业家大会,建设企业家广场,惠企政策落实评估居全市前列,入选中国贸促会首批营商环境监测站,“尊重企业家、厚待投资者、服务纳税人”成为全县共识共为。
       如今,阳信搭起政府、协会、企业多方交流合作的长期平台,在深化合作中双向赋能,在聚力共赢中彼此成就,共创产业美好未来,让“锂”想之花在阳信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