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杨绛《将饮茶》笔记

字数:1808 2022年08月23日 综合

■雨兰  济南

       出差带本小小闲书,于我,也是积习了。这次出差潍坊的一个会议报道任务不重,尤其难得的是,有一上午的空闲时间可以归我自己支配,而所住宿的酒店正好位于绿树繁花、风光旖旎的白浪河畔,于是索性携了书,到白浪河畔的人民公园里读书、闲步。
       这次带的书是杨绛先生的散文集《将饮茶》。杨绛的文字清通简洁、平实淳厚、境界深邃,晚年的文章更是趋于化境,是我所喜欢的。《将饮茶》装帧素朴清雅,32开本的瘦长本又显得精致小巧,比较适合携带,也是我所喜欢的。坐在公园的木长椅上,嗅着花草树木散发的清香,沐浴着白浪河边五月的清风,读着美文,也真是赏心悦目的美事。读得眼倦神疲了,便沿着白浪河岸的木栈道漫步,享受这偷得的浮生半日闲时光、美时光。
       自序文《孟婆茶》就写得不同凡响,出奇入新,是一篇别致的美文。代序就代序吧,前面还加上四个字:胡思乱想。真是可爱。后记文《隐身衣》写的也是妙趣横生、意味深长,代后记前加二字:废话,二者前后呼应,相映成趣。
       集子里的文章,回忆父亲杨荫杭、三姑母杨荫榆、一生的爱侣钱锺书,写的都是至亲至爱之人,落笔含情,生动细致,轻松自然,温馨温暖,行文中时见机智幽默,时见一颗老年的天真心,读来也亲切可感,还让人心里舒服熨帖。杨绛的文章不端架子,像是面对邻家阿婆,粗茶相对,听她娓娓叙谈,怀旧忆往,脸上不时浮现出微微的笑意。虽然是含情之笔,但作者笔墨所至,冷静、客观、平实、质朴,文中所记,无论是父亲杨荫杭、姑母杨荫榆,还是老伴儿钱锺书的往事旧闻,或正或侧,或记或述,因此同时又是难得的、珍贵的史料。恰如作者所言“我既不称赞,也不批评,只据事纪实。”据事纪实的文章,容易写得枯燥呆板,写成单纯的史料文,杨绛却把它们写成一篇篇既客观平实又生动优美、亲切深邃的散文。其中,《回忆我的姑母》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写了三姑母杨荫榆“坎坷别扭的一辈子”,不为长者讳,也不为亲者袒护;有时代大事,更多是生活琐屑;既朴实生动,又亲切可感,富于人情之美和人伦之美,可见作者的剪裁之功底、手段之高超。
       杨绛先生的文字简洁,素朴可亲,滋味淳厚,恰若钱锺书的题识中所言:文笔之佳,不待言也。说起这个题识,还有一个佳话。钱锺书一生没有留下自传,认为“自传都是别传,不真实”,谈论自己的文字也极其少。杨绛的《记钱锺书与〈围城〉》一文,记录了很多钱锺书早年的资料,几乎可以当做他的自传来读。据说这篇文章,也是杨绛应胡乔木之请而作的。可钱锺书又怕“以妻写夫,有吹捧之嫌”,为避免不必要的非难,他特别在文稿背面写了一个短跋:“这篇文章的内容,不但是实情,而且是‘秘闻’。要不是作者一点一滴地向我询问,而且勤奋地写下来,有些事迹我自己也快忘记了。文笔之佳,不待言也(钱锺书识1982年7月4日)。”可爱的是,我们的杨老先生看了题识中有“文笔之佳,不待言也”的句子,还以为是老伴单独写给自己的,担心和文章一块发表了别人会有“钱锺书捧老伴儿”的非议,居然深藏了十五年,重新审视后了悟:老伴的题识是写给别人看的。于是,这修订版才一并发表出来。
       一本小书看完,看到最末一页出版社的出版说明,原来《将饮茶》还是杨绛先生的散文名作,一九八七年的初版,我手中的这本是再版。也真是自己孤陋,我是今年夏初才遇到并欣欣然携回家的。每每遇到好书,若是早已出版,心里便总有种相见恨晚之慨叹。但,这本,我的心里却没有一点相见恨晚之感,我觉得,这种平实、淳厚的文字,年轻时读也未必觉出她的好,人到中年,才能读出文字内外的滋味,读出她内在的美。
       “世态人情,比明月清风更饶有滋味;可作书读,可当戏看。”(杨绛《隐身衣》)这是杨绛的旷达,也是杨绛的超脱,对于读到这本集子的你我,我想,也几乎可以当作杨绛写此文字的托底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