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遗脉今尚香

字数:2413 2022年08月30日 综合

■李观伟  阳信一中


       御赐“甘泉”金口玉言
       阳信古有八景之说,排在第一位的是“甘泉驻跸(bì)”。说的是一口井,因为皇帝金口玉言封为“甘泉”,所以知名。
       话说明宣德元年(1426),宣宗朱瞻基登基。他的叔叔汉王朱高煦镇守乐安州(今惠民),眼看着小皇帝即位,自己又一年年老去,皇帝梦渐行渐远,实在是心有不甘。在几个幕僚的怂恿下,于这年八月起兵造反。
       听闻叔叔造反,朱瞻基御驾亲征。浩浩荡荡几十万人,蜂拥而来,无棣、惠民、阳信,都住满了大军。尤其是阳信城附近,离乐安州不远不近40里,正好安下皇帝的行宫。信城街道今有行宫庙村,就在当年的行宫左近。
       阳信是一个不算富裕的小县,几十万大军到来,劳军压力陡然增加。吃,有皇上在各地的官仓供给,还不算什么;喝,却一下子成了问题。据说当时几十万人,加上牲畜数十万,一下子把当地小河、水湾、水井啥的,喝了个精光。皇帝口渴,迟迟不见水送进来,心中焦躁。忽听外头喧闹,说是找到一口甜水井。送进水来,皇帝咕咚咕咚喝了几口,清冽甘甜无比爽口,大悦。于是钦赐“甘泉”二字。
       康熙《阳信县志》记载,御赐甘泉在城东一里,也就是如今信城街道文家纸坊村。
       甘泉井开凿于何时,今已无从查考了。汉代的时候这里叫做“云城”,是汉高祖刘邦之曾孙云夷侯刘信的封国。云夷侯西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25)至元鼎六年(前111)在位(《汉书·王子侯表第三上》)。因此,甘泉附近很早就是人文辐辏之地。故老传说,文家纸坊明代初年立村时,这里就有刘家寨等大型聚落。说是刘家寨有“六盘碾子八盘磨”。碾子用来给谷子破皮脱壳的,磨则用来磨面,碾子和磨是古代人们加工粮食的必备设施,是古代农村聚落的最重要的标志。人口越多,需要的碾子和磨就越多。“六盘碾子八盘磨”,那得是多大的村庄啊!文家纸坊立村后,又先后有田、韩、潘、张四姓来此定居,分别立村田家纸坊、韩家纸坊、潘家纸坊、张家纸坊,从而形成了“五纸坊”共饮甘泉水的格局。可见甘泉水量之充沛。据说大旱之年甘泉水位也不见下降。
       甘泉井井口直径数米,有粗大木梁十字交叉于井口,方便村民取水。有传说,甘泉井“不害人”,偶有失足落水的老人孩子,都自动浮上来,而且泡在水里就像坐在椅子上一样舒服。种种灵异,数不胜数。后来该甘泉井便毫无争议地成了“阳信八景”之首景,历代文人雅士吟咏不断。民国间诗人郑焕清有《甘泉驻跸》诗,曰:
讨逆归来慰众情,凯歌顷刻遍倪城(阳信别称)。
帐前军士熊罴勇,陌上旌旗日月明。
渴饮琼浆喜分润,沾群仁泽庆重生。
年经数百沧桑变,赢得甘泉尚记名。
       御赐甘泉尚有遗脉
       转眼600年过去了。“年经数百沧桑变”,甘泉,你还在吗?
       2016年12月,我到纸坊村走访,得知甘泉早在民国28年(1917年)前后,就因年久失修坍圮了。失望之余,村民文书坦(时年71岁)又对我说,当年甘泉井旁边还有一座古井!
        于是我们一起来到村民文书和家中,见到了这口甘泉旁边的古井。
       原来,甘泉井坍圮后,村民甚觉不便,于是在1919年于甘泉北偏西十米左右,新甃(zhòu)了一口井。据说这口井与原来的甘泉在地下相通,同承一脉,可称“甘泉遗脉”。这口井水量充沛,清澈甘甜,文家纸坊及附近村民一直饮用到通上自来水。
       这口古井的水量有多大?文书坦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说是开挖新井,挖了几天几夜,越挖越深,就是不见水。村民有些气馁,纷纷上井休息。18岁的年轻人文书善(约1985年去世,享年84岁左右),正是年轻气壮的好时候,说:“我下去看看!”就带着一张铁锨下了井。“哐哐哐”几铁锨下去,突然水就涌了上来,还带着“吼吼”的巨大声响,刮风一样。眼看着水就没了膝盖,眼看着就是齐腰深了!文书善一面大声咋呼救人,一面赶紧爬进了淘井的水斗子,其他村民闻声赶紧往上拽。水跟着水斗子呼呼往上涨,眨眼间就与井口齐平了。文书善上井后还说:“可惜了!一张刚渗(在刃口涂上一层融化的生铁,使硬度更高)的好锨!”
       后来村庄规划,古井所在地块划给了文书和。文书和是当地有名致富能手、勤快人,家里养了鸡、鸭、鹅、兔等几百只生灵,全靠该井供水。古井继续发挥着造福于人的功能。古井平时用木板盖得严严实实,怕给院里的生灵特别是孩子们带来危险。我问:“反正现在不用井水也行了,为啥不填埋了?”文书和说:“修桥铺路打井是有功德的好事。前辈打井不容易,填埋就不应该了,感情上也过不去。再说,说不定啥时候这口井还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