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店镇:奋力打造建设美丽、幸福、富强劳店

字数:6264 2022年10月11日 专版


陈楼园区



劳店镇中心小学航拍图



环保整改




工厂一角



劳店镇中心小学喜迎二十大“我与国旗合个影”活动


       ■通讯员   李国仙   刘姗姗

       劳店镇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历次全会精神,深刻理解“走在前、开新局”的战略指引和实践要求,按照县委县政府“1+1616”体系和“61141”工作任务,以解放思想大讨论暨“在知爱建”走在前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主动作为、砥砺奋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为建设美丽、幸福、富强劳店迈出坚定步伐。

经济发展步伐加快
       全镇坚持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速呈现稳步复苏、企稳转好态势,2022年1-6月份,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304万元,在园区未复工情况下,完成年度目标任务46.1%,与2021年基本持平;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8亿元、工业总产值8亿元;限额以上批发销售额实现1.62亿元,同比增长24%;实际利用外资500万美元,实现了外资零突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123元,同比增长2.4%;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324元,同比增长26.8%。同时,陈楼园区复工在即,预计下半年各项经济数据将实现更大幅度提升。
       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推动投资4846万元的劳店便民服务中心暨乡村振兴实践基地项目9月底前开工建设,力争年内完成主体建设;推动投资1亿元的鑫超香火锅底料项目10月份开工建设,确保年内完成厂房主体建设;推动投资2.5亿元的益驰达装备制造项目9月底前开工建设,力争年内实现生产运营;推动投资2000万元的舆鑫二手车储存运输项目手续办理,力争年内开工并完成建设。
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严格落实帮扶企业制度,助力企业健康发展。为全面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劳店镇启动领导干部帮包企业项目行动,制定印发《重点工作任务"领导帮包+专班推进+督导落实”工作机制》,明确全镇干部驻企服务员责任,科级干部帮包规模以上企业和重点项目,脱产干部帮包中小企业,及时了解企业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生产经营状况,助推项目建设,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延强产业链,激发产业发展新活力。加快推动总投资5000万元阳信久德生物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宠物饲料加工、投资4800万元阳信县兴龙皮革有限公司产业优化升级改造。
       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引进总投资2.5亿元建设滨州益驰达科技有限公司环保及建筑材料生产专用设备制造项目,培育壮大新材料和高端装备产业链条,引进项目总投资1亿元的滨州市鑫超香食品有限公司食用动物油脂及火锅底料加工项目。
       高度重视陈楼工贸园区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工作。按照环保“三个一批”整改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对园区进行全面提升改造:投资4000余万元完成雨污分流、生产车间异味收集、中水回用管网、环保智慧监管平台、环境提升等环境提升工程,园区已全面达到复工条件。
基层党建走深走实
       开展党员“四亮四树”活动,劳店镇创新组织开展农村党员“四亮四树”活动,即“亮身份”树先锋形象,“亮职责”树实干形象,“亮承诺”树担当形象,“亮底线”树规矩形象。200余名党员主动亮明身份,公开作出承诺,并认领志愿服务岗位。使党员时刻铭记党员身份,发挥先锋作用。
       扎实开展村级场所提档升级工作,按照规范、提升、新建三类标准,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综合利用”的工作思路,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面完成34个行政村场所提档升级(其中新建场所6处),实现了村级活动场所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全面筑牢基层组织战斗堡垒,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振兴步伐明显加快
       建设美丽乡村示范片区。投资300万元打造建设“多彩苗木智慧农业”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环境优美、经济富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智慧新农村。惠及东风等13个自然村,建成后将极大改善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将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提高片区内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打造广场文化经济带。依托曲艺文化非遗项目优势,计划投资2000余万元,在滨阳大道两侧建设文化广场5处,打造集聚带富能力的广场经济文化带,以广场文化带动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目前,西纪村“曲艺非遗文化广场”、小刘村“双创”联盟基地已投入使用,通过“大庄戏楼”、网红月亮等地标建筑,直接或间接带动300余人就业,实现经济产值100万元以上。
       推进特色产业振兴。充分发挥特色优势,聚焦三产融合,持续推动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依托黄河现代林木高科技生态示范园,充分发挥苗木资源和产业优势,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先行区建设,打造集美丽乡村、研学旅行、产业发展为一体的高标准示范片区。现代农业产业迅速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瑞和园、万邦现代农业示范园被评为市级示范园;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引进北京维佳弘盛商贸有限公司建立辣椒种植示范区,种植太空辣椒、螺丝辣椒等20余个名优品种,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聚焦生态环境改善。大力开展全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抓好镇驻地、工业一路、三路等重点路段突破提升,投资1750万元的驻地雨污分流及提升工程马上竣工验收,驻地环境能级得到彻底提升;动用车辆40余辆次、人工200余人次,对工业一路、三路进行彻底清理整治,脏乱差问题得到彻底改善。
民生福祉显著改善
       着力改善群众生活质量。全面完成74个村1750户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工作,完成2000户旱厕升级工作,超额完成任务量的200%,彻底解决旱厕改造问题顽疾。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开展进度,根据各村实际确定“一村一策”治理方案,截止目前已开工51个村,其中22个村已完工。新增分散式清洁取暖炉1283台,将解决45村近5千人的清洁取暖问题。
       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生动。利用节庆时点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先后举办元旦春节志愿服务关爱行动,“新时代  一起向未来”文明实践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等。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活动。以喜迎二十大、“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在知爱建”等为主题,开展第二届乡村村晚、“三八”妇女节文艺茶话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各类文化活动的举办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不断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教育工作取得新进步。2022年中考上线率达到41.9%,连续11年列全县第1名,全县教育综合督导评估列全县第1名,小学6年级输送人才数量位居全县前列。投资近5500万元建设中心小学新校区,全面启动智慧教育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全镇中小学所有班级实现多媒体“班班通”。目前中心幼儿园已成为全县办园规模最大、功能用房最齐全、特色显著的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