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一生一起走

字数:1966 2022年11月15日 政文

                    ■如月

       岁月飞度,转眼人到中年,有时候会想起年轻时候和老公一起去北京的事,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若大的京城五彩斑斕,美食就更不用说了,五花八门。老公总是换着样的买,但总是买单数。羊肉串一个,糖葫芦一个,煎饼果子一个……我大口吃,他小口品尝,那时候,诚觉生活很美好,很幸福,恰似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烂漫。
       我与老公因文学结缘,记得在县文联一次举办的新书发布会上,他称呼我为好朋友,引来一阵哄堂大笑,有的人对我们的关系不熟悉,于是交头接耳起来。作协的朋友都知道我和他的关系,发出了笑声。的确,多年夫妻,以好朋友相称,在别人看来,他说话未免幽默了些,然而确是如此。在沛县,我们的故事算是一段文坛佳话。我们一起走过了三十年的风雨历程,既是写作上的文友,又是生活上的伴侣。不少人问我,你们志同道合,一定有许多共同语言,一定生活得很有情调吧。其实也不完全是。共同语言自然是有不少,生活的情调也不同于其他家庭,但是,生活不只是诗和远方,更多的是面临平凡琐碎的生活。
       和许多家庭一样,我们算的上是一对柴米夫妻,刚成家时,生活拮据,磕磕绊绊,生活中不乏琐碎、平庸和无奈,操持家务、工作,相夫教子,但共同的爱好缓冲了生活的压力,让我们抵抗住了贫困和平庸。无论如何,我们都没有停下创作的脚步。每次发表或获奖,微不足道的成绩都成了抚慰心灵的良药,成了我们生活的调味剂。共同分享小小的快乐也已成为我们多年的生活习惯。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话:“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岁月从来不言,却见证了所有真心。”
       我是一个低调而内敛之人,不善言谈,更不屑于在朋友圈里晒幸福。老公曾写过一篇文章,当时引起周围朋友的热议,题为《妻子比我更聪明》,哈哈,看来我在老公心里还是有一定地位的。虽然我平时显得呆板、木讷,然而我大智若愚呀,这是老公表扬我的话,我引以为傲。那些长在记忆里的碎片,时常从文字中溢出,让简朴的生活多了芬芳,多了甜蜜。
       一次文友聚会,恰逢七夕节,我写了一首诗,大致是这样的:“黑夜进入了一只蝙蝠的眼睛/此时你的鼾声填满房间/再过几个小时/就是你的生日了/我依然没有养成/对你诉说甜言蜜语的习惯……”惹得一群文友哈哈大笑,饭桌上大家争相朗诵。不管怎样,我们成就了一段文坛佳话,“文学伉俪”的桂冠是摘不掉了。 
        多年来,他往往是我作品的第一个读者,我习惯把新写的诗歌发给他看,内心自然是渴望得到赞许,有时候能如愿以偿,但往往事与愿违。我们时常为一个字,一个词,一段话争执一番。当然,自从相识后,他对我的诗歌创作一直是支持态度。我出版了两本诗集,都是他帮我策划并校对,我第二本诗集《由远及近》出版时,他主动提出作序,在《诗心不老》一文中,他对我的作品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并希望我能保持创作热情继续写下去,他懂我,知道诗歌对于我的意义。
       生于物资匮乏的年代,在偏僻的乡村长大,父母是地道的农民,我得不到任何文学的熏陶,靠得是勤奋和努力。但女儿受家庭影响,耳濡目染,似乎得到了衣钵传承,她在移动互联网双创大会上,把汉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她平时喜欢在小红书上发一些小文,引起不少商家的关注,有几个老板曾邀她为产品写段文字,以示宣传。她偶尔写一篇小说就在文学期刊发表,可是女儿平时懒散,似乎不屑于这些雕虫小技。如今她也是爱情事业双丰收,2019年创办了自己的文化公司,经营得风生水起,让我们感到很欣慰。
       岁月辗转成歌,光阴在推进,时代在变迁,这个欣欣向荣美好的时代逼着我们幸福,如今,虽说不是富贵豪门,但家中四壁皆书,阅读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换了大房子,买了车,生活从容不迫,并计划着退休后的晚年生活,预把万水千山走遍。有一首歌唱得好,“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风雨,纵然记忆抹不去,爱与恨都还在心里”。原谅曾经的清贫,向业已远逝的光阴说再见,在这良好的氛围里,在这蓬勃的盛世里,活得健康,活得快乐。也许,这才是红尘中最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