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信县“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场召开

字数:2157 2022年11月18日 要闻
        □通讯员  陈瑞 田梦杰 报道 
       本报讯   11月16日,阳信县召开第十场“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县发展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郭长林同志和县发改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帅同志共同向大家介绍阳信县在新时代发展改革方面取得的发展成就和高质量建设现代化幸福阳信的生动实践。
       发布会上,阳信县发展改革局负责人介绍了今年来,县发展改革局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综合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锚定“有红旗就扛、有第一就争”奋斗目标,集中精力谋大事、聚精会神抓要事、埋头苦干做实事、勇挑重担解难事,全力促投资、稳增长、调结构、保生态、推改革、惠民生、防风险,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幸福阳信做出了积极贡献,交出了一份合格的“发改答卷”。
       深入谋划发展,当好县委县政府的“参谋部”。主动作为抓大事、谋长远,高质量编制实施“十四五”“黄河流域”总体规划、多个专项规划等重大规划;大力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牵头制定了《阳信县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已于9月14日印发实施;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谋划44项重点任务,明确目标,压实责任,取得了良好效果。
       坚持项目为王,做好推动发展的“项目部”。创新建立“指挥部+专班”重大项目推进机制、问题闭环解决机制、项目过堂点评机制等,构建起强有力的重大项目建设攻坚体系。今年共实施省市县重点项目81个,总投资293.2亿元。其中,省市重点项目45个,总投资190.1亿元,截至9月底,项目开工率100%,共完成投资47.72亿元,超时序进度36.49个百分点。
       牢记国之大者,加快推动发展“大战略”。全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落地落实,出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规划以及黄河“十四五”实施方案,构建了“10年规划+5年方案+1年要点”的制度体系,组建了“领导小组+指挥部+专班”的工作机构。建立黄河项目县级储备库,谋划储备4个方面36个项目。
       坚守第一要务,积极探索稳经济运行“新路径”。在全市率先印发《关于贯彻落实2022年“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实施方案(第一批)》等一系列政策承接文件;组建了“指挥部+12个专班”1套组织架构,实行“上中下”一体贯通、“闭环式”问题点调,“一窗受理”综合调度3大协调机制,按照“干算报认”4大运转体系,严格落实日调度、例会、一线工作法等,提升工作效能,稳定经济运行,总结形成了“134”稳经济运行新路径,助推我县GDP第三季度实现199.98亿元、增速4.5%,较第二季度提升1.3个百分点,7县区列第2位,分别较1、2季度提升5个、4个位次。
       夯实要素保障,构筑高质量发展“硬支撑”。一是争平台。玉杰面粉列入省第二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入库名单,伊康、绿康、华美获评市级企业技术中心,长威电子获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二是争资金。争取城市更新改造、惠民流通专项等中央、省预算内无偿资金1.1亿元。水韵梨乡实验学校和农村流通体系入选省级信贷支持城镇化补短板项目,共下达授信12亿元,已放贷款4.8亿元。三是抢政策。阳信县水落坡古典家具特色小镇入选山东省特色小镇清单。成功认定省第二批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创建工程示范镇1个、示范村7个。省级第4批乡村振兴重大项目成功入库5个,数量列全市第一。
       体察群众冷暖,搭建改善民生“连心桥”。做好煤改电清洁取暖工作,为1221户煤改电用户累计发放2021年取暖季电价补贴资金16.37万元。加强组织协调,履行行业监管职责,确保油气管道安全。强化价格监测,1-10月累计巡查商超、农贸市场、药店380余人次,发布价格信息近200条,价格动态40余条,维护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稳定。完成总投资167万元的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建设和粮食仓储绿色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了我县应急供应保障能力。完成我县地方储备粮轮换任务5000吨,确保地方储备粮质量良好。推动粮食食品企业转型升级,截止9月底阳信县粮食食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70亿元。
       下一步,阳信县发展改革局将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确定的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重大部署,立足发改职能,扛牢发展使命。
      发布会上,媒体记者围绕阳信县黄河流域、重点项目等方面进行了提问,县发展改革局负责人就记者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了回答。来自省市县十余位媒体记者参加。发布会还邀请了企业家代表、基层干部代表和群众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