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通应邀到北京中医药大学讲学并被聘为客座教授

字数:1689 2023年05月19日 综合




        □记者 翟成新 报道
       本报讯  近日,山东阳信名中医张道通应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邀请,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进行“系统中医调治指导——太极五行针药讲座”,并被聘为客座教授。
       张道通,阳信县流坡坞镇人,系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五级师承班授课教师、山东省临床骨干能力提升三经传承培训班主讲嘉宾、山东中医药学会民间中医药传承工作委员会副主委、尼泊尔环喜马拉雅国际传统医药研究院的终身名誉教授、中国-尼泊尔中医医院业务院长、山东省高顺庆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自幼随祖父学习传统中医,涉周易,纳五行,是祖传全科中医,擅长扁鹊心法诊脉,运用六经辨证,善辨疑难杂症,以循经给药为特色,对于中医经络病、脏腑病、情志病及西医常见病、多发病疗效显著,尤其在胃癌治疗方面取得突破性成就。
       张道通详细讲解了太极五行针药图的理论渊源和临床针药应用,并于讲座后张道通教授与各位参会的老师同学们进行学术讨论1.5小时,张教授分享了大量的临床疑难杂症病例,并悉心解答了同学们的困惑。
       张道通介绍了系统中医调治指导下的“太极五行针药图”理论渊源,并阐明元神形成于先天,为天命、本然之性,起于印堂,根于命门;识神形成于后天,为气质之性,以血脉之心为物质基础,根于神阙而发于心。同时总结了扁鹊心法诊脉的要点,即“内用其心为之识,外用其神为之知矣”。
       最后,张教授弟子们以实际经历现身说法,让与会师生们感受到了太极针药疗法立竿见影的疗效与独特的系统辨证思维过程。
       在自由讨论时间,张道通一一解答了与会师生现场提出的困惑与问题。头脑风暴过程中,张教授分享了许多太极五行针药相关的医案及原理,主要以胃炎、胰腺炎为例分享了辨证思路以及用药理法,以伏龙肝“土中之火、补土之虚”的特性为土虚用药切入点,展开阐述了“五行相化、以土为媒”理论,以及特殊情况下五行“颠倒而用”的论治思路与诊疗手段;此外,简要介绍了以呼吸法养元神、健识神的治疗方法,并提出了“养土德、养火德、养水德”的医德理念。张道通分享的医案与思路符合系统中医调治指导下的整体调节原理,临床疗效显著。
       本次讲座由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马淑然教授主持,共计70余名师生线上、线下共同参会。张道通教授在临床中应用系统中医调治指导下的太极五行针药治疗经验,对进行系统中医调治的探索启发颇深,其对元神、识神的认识与临床探索,为我们提供了内治“调神”、“调气”的系统调治模式,有助于与会者临床思维、临床能力的提高;同时,张教授提出的“养土德、养火德、养水德”理念,亦在讲座中浸透了思政教育的价值,对师生们医术、医德的培养具有宝贵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