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社局:“移动仲裁庭”暖心服务解民忧
字数:1050
2023年07月11日
政文
□记者 霍向锋 通讯员 许飞 王晓丽 报道
本报讯 近日,为解决我县某公司和原某职工家属关于待遇赔偿争议的问题,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将“移动仲裁庭”开到了当事人家中,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仲裁调解,经过二个多小时的耐心调解,最终,员工家属与企业达成一致赔偿意见,双方握手言和、现场签订调解书,达到了案结事了的社会效果。今年以来,全县共使用“移动仲裁庭”5次,均以调解方式结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主动上门,跑出为民服务加速度。“移动仲裁庭”是县人社局实施“放、管、服”改革重大便民举措,主要针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偏远地区、符合法定条件的困难群众及特殊群体,尤其是农民工给予提供便捷式法律服务的一项特色保障制度。县人社局将“坐等办案”变为“流动庭审”,变传统的“门诊制”为便民服务的“出诊制”,携带设备开展上门服务,为企纾困为民解忧,让“移动仲裁庭”多跑腿,让群众诉讼少跑腿,积极搭建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民心桥”,跑出了为民服务的加速度。
用心用情,打造有暖度的仲裁服务。县人社局以便民、利民、高效办案为出发点,主动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社区、企业、到矛盾发生的基层一线,方便群众维权,减轻当事人负担,及时了解社区企业、基层办案实际,力争把矛盾化解在社区企业、化解在基层,推进和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扩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影响力,增强群众信任度。作为2023年人社重点民生项目,县仲裁院通过建立《移动仲裁庭申请条件暂行规定》《移动仲裁庭使用规则》等制度,向这些缺乏能力、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提供便捷的法律帮助,使他们能平等站在法律面前,享受平等的法律保护。
整合资源,构建共同发力的大调解机制。按照“党委统一领导、政法人社牵头、调解优先、专班兜底、各负其责”的原则,各成员单位、职能部门入驻县委政法委牵头打造的“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实现阵地由“分散”到“一站”转变。随着全县辖区内各乡镇(街道)“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全部建设完成,实现了劳动领域矛盾纠纷的处置化解工作由“各自为战”到“一站式服务”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