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三”改革赋能实现投资审计提质增效

字数:2215 2024年02月23日 政文


       县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海彬


       近年来,县审计局聚焦主责主业,从完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过程管控体系入手,推动投资审计改革转型,通过“三维谋划”“三审联动”“三级复核”“三个督促”四项举措,实现投资审计提质增效。2020年以来共完成投资项目审计87项,领导临时交办事项67项,审计工程项目造价金额187667.16万元,审定工程造价金额153633.24万元,审减工程造价金额34033.92万元,为保障全县重点建设项目安全高效推进发挥了重要作用。投资审计改革列入市审计系统2023改革事项和县委“五个一”工程,做法在《滨州政务信息》两次刊发。承办全市投资审计工作推进会议并在会上做典型发言,在全省投资审计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

       高点定位赋能,“三个维度”抓谋划。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大局工作,科学制定中长期审计规划和年度投资审计项目计划。一是增高度强化政策支撑。出台《阳信县政府和公共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实施办法》《阳信县县属国有企业重大项目支出监督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以“办法+流程”强化投资审计制度引领,保障审计工作有法可依。二是扩广度完善组织方式。在摸清审计对象底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投资工作人员和中介机构人员力量合力,有重点、有步骤、有深度、有成效地推进审计项目。通过公开招标,组织15家专业机构以“点+线+面”全方位推进投资审计全覆盖。三是挖深度增强审计能力支撑。自觉对标找差距,组织业务骨干通过参加专业造价培训、高校审计培训、省厅组织的投资专业培训和到先进地市对标学习39人次,开拓工作视野、创新审计理念,为投资审计转型和创新跨越提供知识储备。
       严格过程赋能,“三审联动”抓实施。一是坚持围绕中心抓“点审”。对市政、交通、水利等重点审计项目,不定期进行点题式抽检,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累计抽检投资项目60余项,查出问题金额32780.44万元,规范各单位资金拨付涉及金额8234.91万元。二是坚持兵力投入抓“复审”。联合建设单位成立复审小组,做到沟通顺畅、推进有序、保障有力。共完成复审项目56项。提报工程造价62286.16万元,审定工程造价53857.39万元,核减政府工程投资节约财政资金8428.77 万元,其中一个项目审减就达383.55万元。三是坚持“三个转变”抓“延审”。围绕政府投资审计“三个转变”,加强对项目建设招投标、合同签订、物资设备采购、工程变更、隐蔽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竣工验收等重点环节的审计监督,强化在审计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共组织40余人参与审计投资项目87个,涵盖70余项审计程序,发现问题60个,规范资金3700万元。
       创新方式赋能,“三级复核”抓质效。一是运用框架协议壮大审计力量。2022年7月份在全县第一家通过框架协议模式,公开招标引进15家中介机构,开展46项跟踪、结算、复核等新项目,审计效率较往年提高25%。二是运用专业团队强化科技强审。通过“部门+专业机构”合作模式,通过无人机、水上雷达探测等先进工具,对项目原地貌、高程、工程量进行测量,运用大数据比对审查擅自变更工程等问题,强化对投资项目隐蔽工程的审计监督。2022年以来,利用无人船水上雷达探测手段就核减清淤土方45000立方米、造价达700万元。三是落实“严格管”,强化制度实施。设立“红黑榜”,从审计质量、审计时效、审计服务和审计纪律等方面对15家参审中介机构进行量化考核,定期对审计质量存在问题进行座谈式通报。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座谈式会议37次,对11家提出审计整改意见。
       成效跟踪赋能,“三个督促”抓考核。一是督促周调有强度。定期召开跟踪审计调度会议,提交跟踪审计单位汇报报告、跟踪日志、测量记录等相关材料,集体讨论每周跟踪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问题,研究具体整改措施和工作思路。共召开会议38次,提出合理化建议51条,下达跟踪审计工作联系单50份。二是督促整改有力度。多层次构建审计整改规范化体系,明确规定各跟踪审计单位定期报送审计整改问题、目标、责任、时限、成效五张清单,将审计查出问题列入中介机构考核重点事项。通过调度整改,促进被审计单位完成整改68项,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规定15项。三是督促成果运用有广度。强化对各领域、各单位已完成审计项目成果整体分析,定期编制和发布共性问题清单、风险防范清单、典型案例、共性问题整改标准等,促进从源头上遏制屡审屡犯问题。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定期汇报审计要情7篇次。同时加强审计与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公安、税务等部门的工作协调,完善审计结果运用机制。截至目前,共发出风险防范清单50项,列出典型案例23个,撰写审计要情专报18篇,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幸福阳信贡献审计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