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文化 感受传统魅力

字数:1200 2024年04月26日 要闻

       

          ■本报评论员  宋立伟  王洪磊


       “非遗”承载着中国人的文化乡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人们的欢迎。

       鼓子秧歌、西河大鼓、东路梆子、面塑、鲁绣、葫芦画、剪纸、步步糕……,阳信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拥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通过坚持“保护为主 抢救第一 合理利用 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多措并举做好非遗保护工作。
       健全非遗项目资源数据库。通过田野式调查、抢救性记录,成功申报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7项,市级项目34项,建立县级名录项目113项。拥有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3人。建立健全涵盖文字、声音、图像、实物等多方面的档案库,整理文字书稿近100万字,制作非遗专题片近70个,为今后研究和传承非遗项目积累了宝贵影像资料。
       搭建非遗传承展示交流平台。以乡村村晚、梨花会、戏曲文化周等文化活动为契机,拓展非遗展示交流新路径,让人们近距离感受非遗独特魅力。打响“山东省曲艺之乡”“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文化品牌,承办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大地欢歌”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交流展示活动启动仪式、“滨州味道 香飘世界”滨州优秀非遗手造精品展等各级大型非遗展示活动,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多管齐下非遗传承健康有序。拓宽非遗传承渠道和途径,先后为西河大鼓、毛竹板书等项目举办收徒仪式,为非遗有序传承奠定坚实基础。摸准时代发展脉搏,找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连接点,发挥传承人作用,先后在县第一实验学校、职业中专、河流镇中学等15所学校开展鼓子秧歌、西河大鼓、东路梆子等近10个项目传承教学活动,建立非遗传承教学和研究基地,打造非遗传承亮点学校,让非遗技艺传承别样风采遍地开花。
       积极探索非遗产业化发展途径。深入贯彻落实“山东手造”工程,合力推进非遗工坊建设,做好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工作。截至目前,评选认定县级非遗工坊11家,成功推报市级非遗工坊6家,省级非遗工坊2家,培育刺绣、手工地毯等叫得响的非遗品牌,助力乡村振兴和非遗传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