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坡坞镇:联农带农助力产业振兴更富民

字数:1156 2024年05月10日 要闻

 

        □通讯员  宋敏  报道
       本报讯    在流坡坞镇后孙村海盐包加热片工作室里,16名大姐忙着钉扣、压线、锁边......一片片加热片被缝的板板正正,一摞摞半成品材料被码的整整齐齐,伴着一台台缝纫机发出的“嗒嗒”声奏响了又一支富民交响曲。
       据后孙村村干部孙立国介绍,这个工作室成立于2023年,负责人孙青在村“两委”的帮助和协调下开办了这家“妇女之家”,目前有16名村里的留守妇女在工作室工作。
       工作室里目前主要有卡扣、缝纫两道工序,电烙铁、缝纫机两种工具,听起来简单,但对于村里的大姐来说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儿,一开始学习卡扣、缝纫,干出来的活都达不到质量要求,退货返工是常有的事,为了让村里的大姐们能坚持下去,村“两委”也为工作室提供了几条建议,最终负责人孙大姐采用了在试用期内“计件+补助”的工资发放模式,让大姐们不会因为一时学不会、挣不到钱就辞工不干,这样既为工作室留住了人,也保障了大姐们的收入,可谓是“两全其美”。
       现在工作室里的大姐们一个个飞针走线,灵活自如,卡扣的大姐们平均一天可以干1400多件,缝纫的大姐们平均每天可以干700多件,在订单充沛的情况下每人每天平均可挣到100多元。后孙村68岁赵兰芝大姐高兴地说:“我都这个岁数了,没想一片加热片,一台缝纫机,一把电烙铁就实现了我的就业梦,在这里干我算是干慢的了,在家门口上每天就能挣到七八十元,最主要的是不用东窜西跑,也不用风吹日晒,感觉非常好啊!”
       据悉,在流坡坞镇像后孙村海盐袋加热片工作室这样为留守妇女、银发老人提供再就业机会的“迷你”产业有近30余家,这些“藏在巷子里的富民产业”在镇党委政府“联农带农”机制下,在村“两委”的积极协调下正稳步健康的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