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翟成新 通讯员 董强
近日,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发布“2024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单, 山东阳信县河流镇以第435名入选,跻身全国千强镇500强行列。
阳信河流镇是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首批中心镇之一,是山东半岛和京津唐三大经济发达地区的连接地带,又是渤海经济开发区与沿黄经济区的交汇处,形成“一心、两带、三轴、两社区”的镇域空间结构,全镇总面积6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万亩,辖19个行政村;其中回民村10个,人口7500余人,是鲁北地区最大的回民聚集地,是山东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一村一品”示范镇、民族团结示范乡镇、省级卫生乡镇。
2024年以来,河流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市委“1+1188”发展格局和县委“1+9+3”工作格局,打响打赢“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业经济”三大战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守牢一排底线,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坚定不移强治理,党建工作亮点纷呈。一是固本清源,夯实善治基础。投资1000万元建成河流镇党建综合阵地项目主体并完成内部装修,为促进党群互动打下基础。推行“1+1+9”党员联户制度,矛盾纠纷调解到户,助力基层治理。开设“铸魂赋能”教育培训班五期,培训基层党员750余名。高质量完成全镇行政村“两委”承诺践诺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完成双拥6+N以及双拥文化广场、一条街建设,完成幸福新村及富民嘉园等两处村级双拥工作站。二是盘活资源,激发巧治活力。继续抓实“三联一创”增收机制改革,通过新续签流转托管2万余亩土地、引入2家手工制造企业、成立全县首家全资村办企业“共富工厂”等途径,全方位激活村集体增收“一池春水”,预计年底前19个行政村村集体收入将全部达20万元以上,其中50万元以上村不少于10个,新增收入100万元村1个。成功申报全县唯一一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激发人才活力。
全力以赴优服务,经济发展稳中向好。一是经济指标稳步增长。1—7月份,8项经济考核指标中,5项稳居全县乡镇办第一方阵,其中,工业总产值完成221.76亿元、增速12.7%,工业营业收入209.93亿元、全县占比57.6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4亿元、增速84.2%,均列全县第1位。二是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做强高端铝产业,以魏桥集团为引领,延伸产业链,北铝铝业年产30万吨高品质再生铝项目已进行熔铸炉试热、汇宏新材料年产60万吨原铝生产线高效节能技术升级项目稳步推进,达通脱硫石膏生产高性能α石膏基及β型半水石膏新材料项目(二期)已完成设备安装;总投资4亿元的久盛铝业年产5万吨高端铝材项目已开工建设。绿色肉牛产业在建项目6个,总投资6.84亿元,今年投产率达80%;今年新引进山东友泰包装年产7000万只牛肉食品包装箱(盒)项目,预计年产值达800万元。山东通泰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已完成立项、科研等手续,正在办理施工许可证。
投资1.5亿元打造的牛肉预制菜产业园全部建成投用,企业生产的酱牛骨、牛扒等40余种预制菜品畅销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投产后园区年产值4.5亿元,利税2000万元,解决就业岗位500余个。三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科级干部全部帮包“四上”企业,157名驻企服务员对接帮扶1200家市场主体,对企业诉求动态跟踪、限期办结。以全市首家镇级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为阵地,对标“滨周到”“用信办”服务标准,强化助企服务长效机制,抽调精干力量组建营商环境专项工作组、统计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和专业会计库,做好专业指导和要素保障,组织企业参加培训、银企对接等活动。荣获2023年度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四是标杆引领创造辉煌。荣获市级工业强镇荣誉称号;辖区内肉牛企业先后获得中华老字号、入围食品制造类2024年中国品牌价值榜、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荣誉称号;2024年上半年创新型中小企业河流镇申报成功17家,其中肉牛企业16家;申报专精特新企业7家,其中肉牛企业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储备名单21家,其中肉牛企业8家。
持之以恒扶三农,乡村振兴成效显著。片区打造实现新突破。首次成功争取2个省级、4个市级、5个县级“和美乡村”示范村打造机遇,围绕“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大主题,规划构建“一河三区、六村并进,线面联动、全域和美”发展格局,目前各项工作正在加快推进中。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高标准编制《河流镇国土空间规划》和4个村村庄规划完成上报,为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稳步推进乡村著名工作,完成试点村庄1个,采集地名信息60条、线名信息75条。
据悉,本榜单研究对象为全国重点镇、各省发展态势较好的建制镇,其中,千强镇占全国建制镇数量的近5%。2024年全国千强镇评选侧重于综合实力评价,入选类别既包括工业强镇,也包括特色农业强镇和受都市圈辐射带动起来的科技强镇等等。全国建制镇综合实力指数下设经济发展、创新活力、发展潜力、生态宜居、生活富裕5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