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落坡镇文旅融合“融”出乡村振兴“美画卷”
字数:1021
2024年11月19日
要闻
□记者 翟成新 通讯员 宋立娜 报道
本报讯 近年来,水落坡镇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润镇、以文兴业”发展战略,依托古典家具产业优势、民俗文化特色资源,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融”出乡村振兴美画卷。精品旅游汇聚“融合美”。建设阳光田园小镇、刘古良民俗村、古典家具小镇提升等项目,实现从单一仓储、销售到文创、体验的延展,推动新兴业态的发展,依托刘古良民俗村,新建十二工坊、民俗文化体验学堂、民俗文化写生基地等场所。打造全市唯一一家“山东手造·滨州精品展示体验中心”,吸引中小学生研学、艺术写生、团队拓展,将旅游购物、休闲度假、农耕体验融为一体,健全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配套服务,将乡村旅游特色景点串联成线,让游客“进得来、留得住、玩得好”。今年以来,接待游客、研学体验、文艺采风8000余人次。
特色集群助推“致富美”。建成鲁北民俗文化产业园,拟将其建设成为鲁北地区最大的集古典家具、古玩收藏、整理、观赏、展销和仿古家具制作、民俗文化研究为一体的大型民俗文化综合性园区。配套建设一家三星级酒店,基本上形成鼎龙、意象、盘古、桃园、德鑫、克莱斯克、昊天七个古典家具古玩交易市场,实现了家具产业的“集团式”发展。2022年2月,入选省特色小镇清单。2023年4月,被评为全省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特色专业试点镇。截至目前,园区共孵化商户400余家,从业人员3万余人,年产值60余亿元,已成为山东省最大的古旧家具收购、加工、存储、销售集散地。
文化添彩共享“生活美”。突出古典家具产业优势,深挖民俗文化特色,成功举办14届黄河三角洲民俗文化节、12届古典家具博览会等特色节庆活动,将传统节日与民俗文化相结合,展出各类古旧家具、瓷器、玉器、木雕以及各类把玩杂件共计80余万件,累计接待中外游客1000余万人。组建200余人的“印象·水落坡”民俗社火表演队伍,策划推出了“农耕、过年、结婚、童年、青年”五个表演主题,成功将“社火”打造成为水落坡镇特色文化品牌,在重要节庆活动中演出10余场,让群众在文化活动中,共享生活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