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机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 邓建敏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中心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建设现代化幸福阳信为目标任务,聚焦“争第一、走在前”,紧跟当前发展形势,积极转变服务理念,不断推动农机化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聚势而谋推进“三化建设”,激发农机发展新动力
(一)切实扛起粮食生产主体责任,推动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认真做好“三夏”“三秋”农机化生产服务,设立公布24小时机收保障热线,成立10支机收应急抢收队,设立跨区作业接机服务站2处,办理跨区作业证323张,扎实开展“送检下乡”服务,确保农业机械以良好技术状态投入“三夏”“三秋”生产,为有效降低我县机收减损率、确保小麦、玉米颗粒归仓奠定基础。
(二)成功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提升农机生产安全化水平。全面落实农机领域安全生产主体责任。2024年2月,我县成功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创建经验获得杜市长的肯定批示。2024年4月,我县在全省农机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上做典型发言,积极推广我县“平安农机”创建工作经验,打造阳信农机标杆。认真做好农机安全宣传月等活动,提高农机领域安全生产水平。
(三)探索现代畜牧业养殖模式,提高畜禽规模养殖全程机械化水平。积极探索传统养殖和全程机械化养殖深入融合的现代畜牧业养殖模式。2024年3月1日,我县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公布第一批全国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名单。建立鸿安集团流坡坞肉牛养殖基地和亿利源5G数字牧场2个肉牛养殖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并组织现场观摩和有关业务知识培训会,参与人数达100余人次。已推进3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规模化+肉牛养殖+全程机械化”服务模式,不断提高我县养殖规模化水平。
二、发挥合力培育“三大主体”,保障农机生产出全力
(一)强化农机服务组织培育。为发挥农业机械主力军作用,县农机服务中心依托农机合作社等,成功创建1个省级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和2个市级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保障我县常态化农机作业和应急救灾作业需求。加强农机合作社建设,提升合作社管理水平,指导3家农机合作社申报市级农机示范合作社。
(二)强化区域农机维修中心培育。依托区域农机维修中心建设,积极开展农机维修技术技能培训等,不断提升我县农机从业人员的农机维修水平。指导梨乡农机专业合作社成功创建全市唯一一个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积极开展维修人员培训工作,现已成功举办滨州市暨阳信县区域维修中心建设能力提升培训班2期,开展“三夏”生产农机驾驶员安全技能培训会1期,培训机手143人。
(三)强化农机从业人员培育。注重提升农机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养,依托农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通过举办技术培训、观摩会、机收减损大比武等形式大力推广机收减损、穗茎兼收秸秆离田等先进技术,同步推进林果、畜牧养殖、设施种植等产业领域的农机技术推广,不断提升机手的技术水平。现已成功建设1处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评选出30名农业科技示范户,举办1场农业科技示范技术培训和1场农业科技示范户现场演示观摩会,组织开展机收减损大比武1场,积极向机手推广先进农机技术,提升机手素养。
三、蓄力而为做优“三大服务”,增强农机生产服务力
(一)紧盯农机惠农服务,阳光高效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024年,争取中央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资金3690万元,资金总额位居全市第一。截至目前,受理补贴申请3000余份,购置申请各类机具3100余台,受益农户2400余户,使用补贴资金3600余万元。
(二)紧盯农机质量投诉监督服务,加强农机质量投诉监督体系建设。我县不断强化农机质量投诉监督服务体系建设,结合“农机3·15”活动要求,通过设立服务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横幅、开展现场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农机消费者的依法维权意识。今年以来,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300余份,处理群众咨询120余件,切实解决了群众困难。
(三)紧盯农机安全服务,不断强化农机安全宣传。持续深入开展“平安农机”示范创建活动,切实维护好农机领域安全生产形势,组织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月”、“安全咨询日”“安全生产周”等主题活动,深入田间地头、农机合作社广泛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宣传和农机检修服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精心组织机手安全培训2场,为全年农机作业营造了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