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报道
本报讯 今年以来,我县以“一站式”矛调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全力打造“1+10+N”矛调品牌矩阵(1个县级品牌,10个镇级品牌,N个部门单位品牌)。
建纲立目,“三抓实”筑牢矩阵建设基础
抓实整体谋划。以构建全县大调解格局为“纲”,建立党委政府主导、政法委统筹的矛调工作推进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强力推动县、乡两级“一站式”矛调中心规范化建设,同步推进全县矛调品牌矩阵建设,形成“心向阳 信则和”县级调解品牌。
抓实基础搭建。以镇级品牌创建和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建设为“目”,完善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常态排查、分析研判、依法调处阵地建设,打造“劳暖心”“榫卯红”等10个镇级品牌和“和育”校园纠纷、“暖阳”劳动人事争议等7个行专调解品牌,部门协同筑牢基层社会治理基础。
抓实品牌联动。坚持“纲举目张”,充分发挥县级品牌示范引领作用和其他品牌的特色优势,推动各品牌全域联动,对各受理渠道归集的矛盾纠纷,有针对性地流转处置,实现矛盾纠纷类型化、集约化解决。
执本末从,“三加强”保障机制流程运转
加强队伍建设。组建由专职人民调解员、网格员和法律工作者等1062名精干力量组成的县-乡-村三级调解力量库,树牢“用法先懂法”理念,依托“枫桥班”开展4轮次业务培训,提升调解工作规范化、专业化水平。
加强制度落实。县级中心严格执行联席会议规则和定期会商、分析研判等制度机制,今年以来,组织会商研判46次,研判重点案件162案次,协助信城街道化解一起15年邻里纠纷案件。县级中心“执本”促进镇级中心“自从”,各乡镇(街道)矛调中心实效化运行水平不断提升。
加强分析调度。细致做好矛盾纠纷数据统计分析,定期对中心受理、排查发现和各渠道归集的矛盾纠纷进行梳理比对,形成分析报告4份,下发预警提示函32份、督办函1份,进一步压实属地属事责任。
点面结合,“三聚焦”丰富调解品牌内涵
聚焦培育特色调解室。加强特色调解室建设,“王勇调解室”“商兴春调解室”等10余个品牌调解室入驻各级矛调中心。邀请法官现场指导调解规范化工作,重点培育24名调解能手,带动心理咨询师、法律工作者和老党员等团队深扎基层调解一线。
聚焦村级调解模式。各乡镇(街道)结合工作实际,建立“村民矛盾研判日”“邻里议事”“大喇叭直播-阳光议事”等村级调解模式,形成各具特色的民事民议、民事民管、民事民调的多层次村务管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