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山东快书毛竹板成功入选省级非遗

字数:1528 2024年12月27日 综合





         ■记者  翟成新


       12月19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省政府批准确定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60项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81项。阳信山东快书(毛竹板)成功入选。
       阳信毛竹板书俗称“大落子”、“京口落子”。多用毛竹板做成,又具有阳信地方特色,故名阳信毛竹板。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河北南皮县毛竹板老艺人尹福盛、王来恩等来到山东演出,传入阳信并逐渐形成阳信地方特色的一个艺术曲种。
       经过历代毛竹板书艺人的不断探索和创新,逐渐形成了独具阳信特色的阳信毛竹板书。阳信毛竹板书既继承了河北竹板书唱腔朴实无华、乡土气息浓厚的艺术特色,又吸收了西河大鼓、沧州木板、琴书等诸多曲种的长处,丰富了竹板书唱腔的音乐,使其演唱起来板式灵活,曲调悠扬,起伏有致,节奏感强,符合当地群众的欣赏习惯,受到广大群众喜爱。
       毛竹板老艺人张义兴,经过多年对毛竹板书的学习与实践,在阳信县享有一定的声誉。张秋生等三位艺人从小跟随张义兴学艺,出科后师兄弟三人经常在当地及周边地区演出,在毛竹板书上也达到了一定造诣。近日,滨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开展了“2024年度滨州市十佳非遗传承人”评选活动,经专家评审,阳信县文化和旅游局推荐的市级非遗项目“毛竹板”代表性传承人张秋生被评选为“2024年度滨州市十佳非遗传承人”。
       为了让我县传统的民间艺术能够更好的保存下来,我县十分重视对传统艺术的扶持。在政府的帮助下,2007年10月阳信毛竹板入选滨州市首批市级非遗名录。2009年阳信县文化馆建立鼓书院,将阳信所有的老艺术家请来让他们的艺术得以继续唱响。并将以毛竹板书为代表的传统艺术作为每年文化下乡的保留曲目。期间,老艺人们还将自己创作和演出的一大批传统的毛竹板曲目,以及老师张义兴的一些曲目进行了整理,使这些宝贵的民间艺术得以保存和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