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才俊弄潮 致富一方显担当

字数:1045 2025年01月17日 要闻
        □通讯员  邵琨  报道
       本报讯  “这个芹菜品种90天收获,亩产能达1万斤,耐低温,抗病性强。一周施一次肥,五天喷一次杀菌剂……”近日,商店镇蔬菜种植基地内,“90后”种植能人张小强免费为村民传授芹菜种植知识。
       近年来,我县开展乡土人才“摸底入库”活动,挖掘扎根在基层、活跃在民间的能工巧匠、经营能人、生产能手,已初步建立1000多人的乡土人才信息库,涵盖专业技术、经营管理等多个类别。张小强就是其中一员,在他的带动下,周边300余名群众增收致富。
       在乡土人才评选中,我县把传帮带作为一项指标,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挂牌乡土人才工作室,并享受相关待遇。
       阳信县丰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王知同,因掌握一种西瓜有机种植方法,入选了乡土人才信息库。阳信县帮他与高校建立常态化合作关系,引进智慧种植系统,实现智慧控制温度湿度、科学防治病虫害。当地政府还帮其建成了11个高标准阳光温室大棚,采取“村党支部+共富合伙人+农户”模式,整合21个村集体资金建设“联村共富”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了周边20个村集体增收。
       在我县,一些年轻有为、有发展潜力的乡土人才,还被及时纳入村级后备干部范畴培养。政治成熟、思想素质好、带富能力强的乡土人才,逐步充实到村“两委”班子。
       金阳街道褚木匠村的种粮大户王立春流转土地3000余亩种植富硒小麦,带动周边16个村的386名农户加入,解决了近200人的就业问题,被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名单。成为村干部后,王立春筹集资金50万元,带领村里发展石磨面粉加工,打造“绿色无公害”的石磨面粉和富硒面条、馒头等产品,带动村集体年增收8万元。
       为了让更多乡土人才“破土出圈”,阳信县以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为着力点,为他们搭建交流平台,定期组织恳谈会等活动,帮助他们合作创业。如今,一批乡土人才正在阳信施展才华,成为乡村致富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