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翟成新 冯清 通讯员 郝书杰
新春走基层,记者在行动。1月21日晚,记者在滨州市第一家民办学校玉友学校观看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春晚。
记者在现场看到,非遗锣鼓敲起来,展示文化自信和传统文化魅力。奇妙的化学知识给全体观众带来巨大惊喜。表演小品弘扬了国粹,同时为探索中华民族起源提供别样视角,独唱弘扬中华家风文化。山东玉友学校董事长郝玉友告诉记者,节目都是老师们自编自演,这是学校多年的好传统。
郝玉友,中共党员,曾任温店镇西郝村支部书记多年,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当选市县人大代表。1978年,他联合5户农民多方筹资1000元办起了阳信第一个塑料加工厂,2001年,他把多年的积蓄1500万元投资建起了滨州市第一座高标准私立学校,让农村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得到时任省长韩寓群高度赞扬;他投资建起了温泉社区,让老师和周围群众住进带地暖的楼房,既环保又提高了人们幸福指数,师生们可以天天泡温泉洗热澡,自己作为一名党员,也成了祖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实践者、见证者。
郝玉友说,早年因家里穷,他12岁时就辍学,到几百里外的东营市一带要饭,稍大一点开始贩卖虾酱和鞋底。经过20多年的积累、发展,在带富了一方群众的同时,自己也拥有固定资产数千万元。
西郝村位于阳信、庆云、乐陵三县交界处,是一个800多人的村庄,孩子以前上学要跑到十几公里以外的镇驻地去,由于交通不方便,孩子们上学十分困难。 “绝不能让自己的悲剧在孩子身上重演!”从小没上学的他,萌生了自己出资办学的念头。 2001年6月,自己在村里征用了100多亩荒碱洼地,投资1500多万元开始建设学校,仅用了5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教学大楼,并为每个教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国家一类标准的物理、生物、化学实验室、现代化的微机室、音乐教室、学生公寓、教师宿舍也一应俱全,这在当时条件是最好的,在鲁北一代引起轰动,这是滨州市第一家高标准的私立学校。
2003年11月7日,在平度市召开的山东省捐资助学先进个人见面会上,当自己说到,俺干了20多年企业,一分钱没敢乱花过,就想着办所学校,俺啥也不图,就图农村的孩子能接受最好的教育。时任省长韩寓群听了他的发言,高兴的站起来说:“老郝做得好。我们就要大力倡导这种捐资助学、捐物助学、捐力助学的社会风气。”2020年6月26日,玉友学校投资300万元打造的6400平米山东首家防溺水教育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学校秉持“理论知识加实践学习、在游泳中学会防溺水”的初心,切实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防溺水知识和水上救生技能,守护中小学生安全成长,通过理论与实操相结合,有效地普及了防止溺水的有关安全知识,提高了学生们面对溺水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处置能力,免费向社会开放,引起全社会关注,受到家长的高度称赞。据有关专家介绍,玉友学校防溺水安全教育基地硬件建设为全省首创,在全国也处于领先水平。最近,他又投资800多万元建起高标准的100多套教师公寓和留守儿童宿舍,以留住最好的老师,让孩子们享受最好教育。
现在,学校成为一家集幼儿园、小学、初中为一体的以留守儿童为主要教育对象的寄宿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