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王洪磊 梅贵姣
青岛平度生产了全球95%的假睫毛;广东番禺生产了全球90%的抓娃娃机,生产厂家2000余家、10万人从业;河南柘城生产了全球80%的人造钻石;湖南浏阳生产了全球80%的烟花;浙江慈溪生产了全球60%的小家电;广西横州生产了全球60%的茉莉花;江苏丹阳生产了全球50%的眼镜;河北平乡生产了全球40%的童车……,一个个令人瞩目的数据背后,是民营经济在各地绽放的璀璨光芒。
民营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生力军,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创新、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贡献了超半数的税收,创造了大部分的国内生产总值,孕育了众多创新成果,提供了海量就业岗位。可以说,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是经济繁荣、民生改善的关键支撑。
而这一切,离不开优渥营商环境的托举。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是关键,让企业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推进高频事项 “就近办”“一次办好”,实现线上 “一网通办”,打造 “无证明城市”,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这不仅能提升企业办事效率,更能彰显政府服务的温度与速度。
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是发展的坚实基础,持续擦亮 “用信办” 服务品牌,塑造诚信市场,让民营经济在公正规则下,尽情释放创新活力。这就好比为骏马备好平坦赛道,使其能扬鞭奋蹄,驰骋千里。构建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则是发展的重要支撑。盘活闲置低效资源,让沉睡资源变身发展财富;保障要素供给,尤其是金融 “活水”,为民营经济解渴。
我们要严格落实县委打好“三大战役”、开展“三大行动”等重点安排,树牢 “抓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 的理念,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落实好各项举措,切实解决民营企业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让民营经济在阳信大地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枝繁叶茂。
在“滨企创世界”中有6项全球、全国冠军产品出自阳信;全县货物贸易出口企业49家、17家贸易额千万以上,辐射33个国家,“三阳开泰”锂电产业的诞生、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电子信息产业的迭代升级、铝产业链的曲线延伸、阳信“三大件”的脱胎蜕变等,为全县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民营经济强,则县域经济兴。未来,我们将继续以一流营商环境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绘就民营经济发展的壮美画卷,书写高质量建设现代化幸福阳信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