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朝图》里的红灯笼

字数:2689 2022年02月22日 综合


■马卫巍

    齐白石老人曾绘有多幅《岁朝图》。画面中往往以一盏大红灯笼作为主题元素,再配以牡丹、水仙、鞭炮、柿子等,洋溢着一团喜气。白石老人应该是喜欢热闹和欢庆的,画面上多是胭脂红、曙红等颜色,有时还用他所钟爱的洋红,洋洋洒洒,十分快意。
   不清楚白石老人儿时扎过灯笼与否,但我看他画的红灯笼,总能读出怀乡、怀旧之意。小时候,每逢岁末,父亲都会领我到集市上去,买几盏灯笼烘托气氛。那时的灯笼多以圆口长形为主,且骨架并不是用竹子所做,而是用乡村随处可见的高粱秸秆外皮穿插而成。这是最为简易、最为便宜的灯笼,只用一层透明的塑料纸糊了,上面画三两朵梅花或牡丹,简单、率真、质朴。
   元宵节前后,夜晚来临,街道上陆续续续亮起了点点烛光。粗短的红蜡烛在灯笼里燃烧着,闪烁着柔和的光。我提着灯笼在巷子里穿梭,光点闪闪,像天上的银河。我总会想,夜空里,是不是也有人提着灯笼,照亮每个夜晚,照亮每个仙人回家的路?这是乡下随处可见的灯笼,也是我儿时最值得回忆的灯笼,它伴随着我度过了难忘的童年。
    与过年有关的节令画在古代多称为“岁朝图”,始于唐代,起先不过是一些文人在新年里将金石、书画、古董等雅玩之物精心摆设于临窗的案几上。渐渐地,有人将这些物品勾染成画,意在祈福纳祥。
据说,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人们就开始制作灯笼。后来,灯笼成了喜庆的象征,也慢慢地被文人及画家们喜爱,逐步入画,以作“岁朝”之意。
    清代宫廷中有这样的惯例:每逢重要节令都组织画家进行创作,以示庆贺。这种创作大多是由皇帝直接派员传旨, 命画家们完成,然后再由专人取回呈皇帝阅览。郎世宁也曾奉旨创作了数幅作品,风格中西合璧,迎合了乾隆皇帝的审美趣味。比如《乾隆帝岁朝行乐图》,呈现出皇家岁朝的热烈气氛,同时展示出皇帝与诸皇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乾隆帝岁朝行乐图》中也有灯笼悬挂,不过是各种式样的宫灯,并没有白石老人画作中的大红灯笼。我们再看《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中的宫灯,也是百般花样,唯独没有现当代国画中的圆形灯笼。那个年代的宫灯,制作精美,造型讲究,用料珍贵,式样繁多,尽显气派。后来,我查阅多部画集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白石老人等画家笔下的大红灯笼,主要借鉴了开国大典时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的灯笼式样。
    “岁朝图”曾是宫廷画家创作的题材,却在清中后期的江南地区成为文人画盛行的题材,画风可谓雅俗共赏。“岁朝图”在扬州画派和海上画派中尤为兴盛,许多画家都创作过,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李鳝、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等。扬州画派的李鳝创作过多幅“岁朝图”,对海上画派有着深远的影响,受其影响最深的是海上画派的赵之谦。而清中后期创作“岁朝图”数量最多的应该是海上画派的任伯年和吴昌硕。吴昌硕的“岁朝图”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文人雅兴、自娱自赏之作,一类是迎合市场需求带有世俗情调之作。
    白石老人笔下的《岁朝图》,个性最为明显的,就是大红灯笼。红色是很多中国人最喜欢的颜色,这就突出了画面的喜庆主题。白石老人经常在红灯笼的下方画一串色泽鲜艳的鞭炮,烘托气氛,恰到好处,让人仿佛听到了灯花闪跳和鞭炮轰鸣的声音,极具生活气息。
    潘天寿先生也曾经画过大红灯笼。他有一幅非常有名的画作——《彩灯黄菊图轴》,题款“国寿无疆。六四年十月一日,大颐潘天寿。”这幅画作创作于1964年国庆节,体现了画家对祖国的深情祝福。画面喜庆热闹,又不失高雅的艺术格调。一枝从画外伸展进来的菊花与灯笼构成一种均衡:灯笼的勾线有力而不刻板,自如而有节;菊花的刻画相当随意,又十分注意布白;整体色彩明快,喜气洋洋。
    再后来,著名国画大家娄师白、王子武等诸位先生,均有关于红灯笼的作品面世。娄先生多承袭老师齐白石的风格,用笔苍拙老辣,画面散淡,意境幽远。而王子武先生的作品《灯笼双喜》,灯笼红得耀眼,牡丹艳得富丽堂皇,两只喜鹊互相顾盼,颇具诗意。
    现在,红灯笼已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烘托节日气氛的重要载体之一了。灯光取代了蜡烛,使红灯笼更加靓丽多姿。各种式样的红灯笼,是中华儿女心中温暖的期盼。